
今天,窗外的阳光很好,这几天好像阳光一直都这么好,南方的春天只要不下雨,一直都是暖融融的。天气预报说过会儿会有雷暴雨,我不担心,这样好的春光已经享受了多日,是该让太阳歇一歇了。
昨晚睡觉前,不知怎么地就想起了那个人,喃喃地说出了声:你说,小时候感情挺好的两个人,怎么现在一点联系都没有了呢?
我不知道这个念头是怎么来的,他就这么无缘无故地凭空出现了,扰得我从昨晚上到现在,想要去联系他的念头愈发强烈了。
大概是有六年没见了吧,就算是以前见得着的时候,也没有像小时候那样亲近了。我知道,人总会长大,距离总会产生,应该学会放下,学会遗忘。
妈妈总说,不要为了没必要的人和事浪费时间、扰乱心情,我一直深以为然。
但思想这种东西,就像流动的水,是抓不住,也困不住的。它会溢出来、洒出来、渗出来,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强调自己的存在,来提醒你,让你看清自己的内心想法。
我想,是了,我是想要去联系他的,主动地,大胆地,时隔六年的联系。
其实我对他的印象已经不是很深了,甚至连他的样子都有些淡忘,但他陪我度过的童年时光,是最长的。
我记得小的时候会跟他一起骑着小车在村子里乱跑,玩一些现在看来很幼稚的游戏;幼儿园的时候是一个班,他好像蛮受欢迎的;小学入学就和他是同桌,排队是站在他旁边,放学啊春游啊一起手拉着手出的校门上的大巴……
稍微大了点,就没那么亲了,懂事了点后,从喊他名字变成了唤他“哥”。叫了段时间后,他有天突然得意地跟我说我应该叫他“fufu”,这好像是这边的一个称呼,我也不知道用普通话怎么写出来,但大意和“叔叔”是差不多的,那我自然不愿意他大我一辈,依然叫他哥哥。现在想想有点后悔,我当时要是改口了,以后过年是不是他得给我红包呢?
上初中以后就分班了,他在一班,我在六班。我那一届一班在一楼,六班在二楼,两个班刚好正对着,课间的时候我经常能看到他在外面活动,但那时我的注意力全在我的好姐妹身上,对他好像更多是顺带的,大概是觉得,一起长大的感情,不在意那么多了吧。
有时候放学我会去他们班找姐妹一起玩,也遇到过好几次他,记得最清楚的有两次。
一次是我懒懒地靠在栏杆上晒太阳,他第一个踏出教室,春日里少年穿得有些单薄,见到我愣了愣唤了我一声“妹”,我笑着回了句“哥”,他转身走向校门,我倚栏目送他离开;还有一次是大家都在走廊里笑闹,他懒懒地靠着,听我们笑闹,阳光透过窗户洒下,晒得本来就白的他更白了几分,我自认为自己一向是白的,但他显然比我更白一分,小时候我有时会偷偷吐槽他,无非就是“男孩子长这么白干什么?”,现在想想也只是小孩戏语罢了。
初中一晃眼就过去了,我们各自上了高中。他成绩好,念了个区重点;我成绩差,考了个区垫底。高一的时候我住宿,周五坐公交回家路过他学校的时候,我经常会下意识地看看他在不在,说来也巧,有几次他会和我上一辆车,但好像我们都没有互相打招呼。我是不敢和他打招呼,但却一直偷偷看他,而他也没有主动和我打招呼,好像没有看见我一样。
我当时想,有我这样一个妹妹,他大概也会觉得丢人吧?
每次上车前,我都跟自己说,几天要是他也在车上,一定要跟他打招呼,但每次都失败了,渐渐地,我就不再那么期待和他坐一辆车了,但有一次看到他因为车上人太多而选择等下一班车,我还是有点小失落。那次我坐在车窗边,看着他,认真地,他好像也看到我了,抬头看了会儿,但也没有什么表示。
高考结束后,我本来想联系他,问问考得怎么样,但我不敢,在垫底学校里也一般般的我,去问一个区重点的好学生考得怎么样,那不是自取其辱吗?
后来,我发现他隔三岔五地会点进我的QQ空间。
说来也好笑,小时候感情挺好的两个人,长大后我和他唯一的联系方式是QQ,唯一的见面方式是QQ空间的访客记录。
我时不时地会在空间发疯,他时不时地来看看我发的什么疯,这样也蛮有意思的。
估计还是在家里关久了吧,总会想到以前的事情,想和他恢复联系的念头到现在还有,但我还是一样的怂,高一不敢和他打招呼,毕业不敢问问他,现在不敢联系他……
我真的,很怂。